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70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35例和帕罗西汀35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启程)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在治疗第1周即显著下降(P0.01),而帕罗西汀组则在治疗第2周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
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均安全有效,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起效更快。
近年来,抑郁与焦虑的同病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类患者多属于抑郁伴发焦虑。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往往症状更严重,病程易迁延,功能损害更严重,自杀率较高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启程)具有较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为此,笔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并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为年10月-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顿抑郁量表(HAND-17)≥18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无药物依赖或滥用。共7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其中,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06±6.69)岁,平均病程(8.71±3.39)个月。帕罗西汀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5.93+7.84)岁,平均病程(9.02±3.89)个月。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1.2方法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起始剂量为10mg/d,渐增至20mg/d,帕罗西汀组起始剂量为10mg/d,渐增至20-40mg/d,疗程8周,失眠者合用苯二氮革类药物。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和8周分别采用HAMD和HAMA评定疗效,即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实施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以SPSSII.0软件对组间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见附表)。
由附表显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于治疗第1周,帕罗西汀治疗第2周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间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和HAMA评分下降明显,提示起效较快。
2.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8周,草酸艾司西酞兰组痊愈19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7例,无效2例,治愈率54.3%,有效率74.3%,而帕罗西汀组则分别为18例,9例,6例,2例,治疗愈51.4%,有效率7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经TESS评定,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9例,口干3例、恶心4例、食欲不振4例、便秘2例、头晕3例、心悸2例、乏力3例;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11例,分别为4、5、6、3、3、4、2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实验检查均无异常。
3讨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消旋西酞普兰的单一右旋光学异物体,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有关。
本文显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和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的第1周HAMD和HAMA评分下降明显,说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抗焦虑起效快。从不良反应看,两药不良反应均少且程度较轻,除失眠需合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外,其他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总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能快速有效控制抑郁、焦虑症状,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的理想药物。
来源:王春雨,蔡年强,王鹏飞.四川精神卫生,,25(1):44.
健康中国,万全之策
白癜风治疗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