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
②感觉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并且常常考虑消极的事情;
③意志活动减退,并不愿参加各类日常活动;
④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⑤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下降等各类躯体症状。
抑郁症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制定的CCMD-3中国精神病症诊断标准,当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或无任何原因地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能自行缓解,影响到个人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就应当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
1.心情抑郁、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常有无缘无故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反应变慢,或者情绪容易激动、亢奋,也容易被激怒;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贬,或有内疚感(可能出现妄想),这也是导致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也难以决断;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轻(正常体重的5%);
9.性欲减退。
以上9项症状中存在3项即可诊断为抑郁症,医院检查确诊。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不涉及焦虑症状,但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中,患者常表现出自罪、自责,认为自己不够好、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未来一切都没有希望,行为上也会感到做事困难、想要回避过去显得简单或有趣的活动。对自己的悲观认识和与外界沟通越来越难,都可能令抑郁症患者感到焦虑——害怕事情会变得比此刻更糟糕更加可怕。
抑郁症患者也可能表现出激动不安等焦虑症状,这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多见;另外,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状态下,很可能出现易激惹的焦虑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对未来可能的危险或不幸的持续的过度担心;
②坐立不安,并且肌肉紧张;
③出现心慌、气急、胸闷、头痛等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而导致的躯体不适;
④「警觉性提高」带来的易激惹、入睡难、注意力不集中等。
焦虑症患者也会有时候感到自己被抑郁笼罩。迁延不散的焦虑,都可以令人感到不愉快、不开心,甚至自责:
⑤难以再像过去一样轻松应对工作、人际和生活;
⑥持续的紧张情绪和各种身体不舒服令人痛苦、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