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
抑郁症是一类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和高致残性特点的情绪障碍性疾病。大众概念中的“抑郁症”,一般是指的单相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并非单指一种精神疾病,而是一组同属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它包括了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隐匿性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等等,统称“抑郁症”。
本手册主要对单向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进行讲解。
1.抑郁症的特征抑郁症最鲜明的特征是情绪抑郁、低落。但抑郁情绪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有三条重要标准:
首先,他的抑郁情绪与其处境不相称,也就是说,生活中并没有值得他悲伤的事情,他仍然情绪低落。这是一种放大了的“低落”,患者情绪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其次,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是显著而持久的,即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达到或超过两周)心情压抑苦闷。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潮起潮落。但是,我们总能自我调整,在不知不觉中恢复生命的活力。而如果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状况一直持续,无论如何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健康状态,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第三,抑郁症还有一个特点,即反复发作。一般来说,当你在生活中遭遇不幸时,时间是最好的创伤弥合剂,再深重的痛苦也会逐渐淡化。但是,抑郁症相反,它不但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好转,即使治愈后,也还会反反复复,一不小心就会复发。
总之,抑郁症与正常的悲伤不一样,它会干扰人的生活、工作、学习能力、食欲、睡眠以及乐趣,甚至可能吞噬人的生命。
那么,如何区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我们提供《抑郁症自测表》(点击测试),以供参考。
2.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是一个发展过程,从“阴雨天般的心情”即抑郁情绪,逐渐发展到郁郁寡欢,继续发展到失去自信、兴趣和感受快乐的能力。有人将抑郁症的症状归结为“六无”:无兴趣、无价值、无希望、无意义、无精力、无办法。最后还会表现为认知失调、行动退缩、思维障碍及行动障碍等,严重者甚至不语不食,生活无法自理,呈木僵状态。最极端者会自杀。
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抑郁“三联征”和七条附加症状。重度抑郁症包含至少2个核心症状和至少2个附加症状。
抑郁“三联征”:
1.情绪低落,表现为:感觉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特别是兴趣与愉快感丧失,郁郁寡欢,痛苦难熬,度日如年,不能自拔。
2.思维迟缓,表现为:脑子不好使,记忆力减退,思考问题困难,觉得脑子空空、变笨了。
3.运动抑制,表现为:运动机制受限,精力减退,不爱活动,走路缓慢、言语少等。
附加症状:
①自信心丧失和自卑;
②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的罪恶感;
③反复出现自杀念头;
④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
⑤睡眠障碍(失眠、早醒或嗜睡);
⑥食欲改变(减少、增加或暴饮暴食);
⑦身体不适,功能性疼痛(恶心、口干、头痛或关节肌肉疼痛)。
需要警醒的是,还有一种“非典型抑郁症”,可能只表现为躯体症状,比如身体的不适、疼痛等,而并无显著的情绪障碍。这些躯体症状与一些生理疾病的症状相似,又称为“隐匿型抑郁症”,它非常容易因误诊而耽误治疗。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躯体经受着痛苦折磨。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有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但你不敢轻松,因为你知道,它还会不宣而至,你恐惧地等待着它的到来……
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当病程发展,且出现服药副作用后,病人又会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动障碍。手抖,走路不稳,触觉敏感,易惊跳,坐立不安。类似于焦虑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精神运动性不安”。再往后,会发展到思维障碍、阅读障碍、语言障碍;怕风、怕水、怕声音……全身心的痛苦,称之为度日如年,绝不夸张。
其次,专属于抑郁症的一个特点,是快感阻断。当发展到重度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第三,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评价无限降低、自责、自罪,患者普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无价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第四,最可怕的,是情感的丧失。当病程再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摘自《抑郁症患者为何容易走上绝路?》,作者张进)
我退掉了先前租的房子,想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但是我就是无法完成搬家这件事。我瞬间崩溃,焦虑把我瓦解。早上三四点我就被一阵阵强烈的恐慌感惊醒,那紧张的劲儿让我恨不得从6楼的窗户跳出去,也许那样还舒服点儿。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昏过去。三个月前,我还能好端端地去上班,而现在,世界已离我而去。
它真正来袭是在我退了房子两个星期后,我发现我迫切需要搬家,但是我却出不了门。我感觉人们都欺骗我,我就像只草原上负伤的动物。我完全崩溃了,几乎一整天不吃任何东西。我一副精神分裂的紧张模样,就好像受到巨大惊吓一样,这让我看起来举止怪异。我的记忆力短暂丧失,后来更糟,我无法控制地腹泻,甚至会失禁。我好像活在恐怖的地狱里,无法离开这间房子半步。(摘自《重口味心理学2》,作者姚尧)
不能站在阳台。十二楼。可惜防盗网太丑陋,太碍事。好想飞下去,像一只蝴蝶那样飞,像一片纸屑那样飞。接触到地面的那一刹那会有多痛呢?我喜欢白天飞,天空晴朗的日子飞……只要目光一看到阳台,思绪就飞舞起来。我费劲地像拔河那样将视线拔回来,双手抓住一边门框或椅背。我无数次闭上眼睛,让自己退回到客厅里,退回到书房的角落里。我知道这是心魔在作怪。我蜷缩在角落里,脊背紧贴镶嵌在墙旮旯里,心里却有异形怪兽的黑影吼叫着,破腔而出,一次又一次地,旋风般扑出去。它长啸着,横扫一切障碍扑向天外。(摘自《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作者李兰妮)
3.抑郁症的病因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常见公认的病因包括:
◆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抑郁症一般被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抑郁症往往由躯体内部因素引起,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这个“内部因素”其实就是基因特点,往往通过遗传获得,它是造成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5-HT、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失衡的根源。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直系或旁系家属中,还会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说明这个家族遗传倾向明显。上海精神科医生颜文伟认为,在全世界人口中,大约有5%-10%的人有这种遗传基因,容易得抑郁症。
◆生物化学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是患者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不平衡所致。人脑中有几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两个脑细胞之间,有一个间隙。人脑传递信息时,前一个脑细胞的神经末梢就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其使命是载着信息,跨越间隙,像邮差一样把信息传递下去。这个化学物质,就叫神经递质。
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三种: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其功能不完全一样。比如,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多巴胺传递快乐;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人体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
年,张国荣逝世十周年,他的姐姐张绿萍首次公开了张国荣患抑郁症的原因,张绿萍在采访中说到:“很多人都以为哥哥生病,是因为在娱乐圈里面压力太大而让他感到精神压力很大。其实,我从一开始也以为是娱乐圈压力使然,但出了事之后,有位医生写了一份4张纸的信,解释给我听,说抑郁症在医学上分两类:一种是ClinicalDepression,因为脑部化学物品不平衡了,是生理上的;一种就是大家明白的有不开心的事什么的导致的。哥哥就是第一种。”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一些研究提示,社会重重压力,种种负担和不幸的生活事件,如失业、失去至爱亲人或朋友、患病、离婚等等,可导致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也可能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都有可能作为压力源引发抑郁症。
◆性格基础一些抑郁症患者在其儿童期,曾经有母子分离、被父母情感忽视、照看者心理障碍导致孩子心理养育环境不稳定等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悲观,自卑,缺乏自信心,对生活事件掌控感差,多疑,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加重应激事件的刺激,容易导致抑郁症。
由此可知,儿童期经历、自身性格因素、家族遗传、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情绪有关的脑神经环路失调、长期受躯体疾病困扰、遭遇重大打击……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
但并非有上述困扰的人都一定会罹患抑郁症,好比同样淋了一场雨,有的人会感冒,有的人却不会。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同,对抑郁症的抵抗力也不同。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甚至可能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像“闹钟到了一定时间就响了”,没有谁是对抑郁症完全免疫的。我们都需要具备对抑郁症的充分认知,才能做好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及防治。
4.易患抑郁症的人群尽管现代社会人们更容易被抑郁症侵袭,但这并不表示抑郁症是现代病,或只针对某类人。
抑郁症古已有之,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的文献中就有对抑郁症的描述。它既不是人类的弱点,更不是衡量意志、品格或运气的标尺。没有哪种人可以对抑郁症免疫,患抑郁症的人不分职业、种族、性别、年龄、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知识高下。
因此,以下所列易患抑郁症的人群分类,并不表示抑郁症只袭击这类人。
◆贫困人群。比如中国国企下岗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是抑郁症高发群体。研究已经证明,贫困是抑郁症的一大诱因。贫困使人抑郁,抑郁愈使人贫困,二者交互作用,导致精神障碍与孤立。接受社会救济的人群中,抑郁症比例是总人口患病率的三倍。
◆18-35岁的青年:青年人处于性格成长期,家庭、学业、工作压力较大,是容易患上抑郁症而又被大家所忽略的群体。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如未引起重视和及时治疗,很容易酿成悲剧。
◆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责任比较大,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患病的概率比较高,如企业家、社会精英。
◆艺术创作类人群:从事艺术创作类工作的人性格都比较敏感,工作、生活往往也不规律,如诗人、音乐家、画家、演员等,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大众大八倍。
◆从事琐碎细致工作的人:有一些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处理的大多是繁杂琐碎的事,他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比如教师、警察、财务、医护人等。
◆慢性病患者:长时间患有某种身体疾病者,很受容易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会降低免疫力,从而使身体病情更加恶化。
◆孕妇或初为人母的女性:一些女性因为心理上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一些女性则在孕期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在这些情况下容易患上产前或产后抑郁症。
5.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从病理角度来说,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与抑郁症完全相同,所以人们也习惯于把双相情感障碍的急性抑郁发作,视为抑郁症。故此,本手册也将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收录其中。
顾名思义,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疾病。躁狂相的特征是兴奋、激动、乐观、情感高涨;抑郁相恰是另一极端,是悲观、呆滞、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制。二者可交替循环发病,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如果你坐过过山车,体验过加速、坠落和抛升,你就会明白,这种情绪上的过山车式体验便是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比较特异的是躁狂相。医学记载,躁狂相的具体表现为: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富有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信口开河,眉飞色舞。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好为人师;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举止轻浮。
(4)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对异性兴趣增加,性欲亢进。
虽然同属于心境障碍,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自杀率高于单相抑郁症。绝大多数双相患者的自杀,是在抑郁发作或混合抑郁状态下发生的。
问题是,患者轻度躁狂发作时,自我感觉良好,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到躁狂发作过后,患者不得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奔向另一个极端——抑郁。这时,他们的活力和热情消失,言谈、思考和行动变得迟缓,生活变得无趣,从世界之巅坠入无限黑暗深渊。就这样,抑郁与躁狂相互交替、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没有尽头。
而患者在就医时,却只会着重描述抑郁发作时的感受,双相情感障碍因此非常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美国最近有一个研究,跟踪随访了13年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名患者,发现当年被诊断为抑郁症(单相)的患者,46%最后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即目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可能接近一半实际上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按照抑郁症(抑郁障碍)来治疗,一是难治,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发作频率越快,治疗难度越大,患者自杀风险越高。
本文转自尚善公益基金会!
小编按为什么要讲抑郁症呢,因为亨廷顿舞蹈症的症状之一就是抑郁,而且很多患者在确诊和病情恶化的时候会很抑郁。就家属而言,很多家属因为恐惧遗传和常年照顾病人的原因,也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抑郁阶段。希望这里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大家更早走出抑郁的阴霾!
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