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
一夜之间
朋友圈、信息流全是关于肺炎疫情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面前
你焦虑过吗?害怕过吗?指责过吗?……
不良情绪会产生各种疾病
更会消解我们应对疾病、积极作战的力量
所以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是第一免疫力!
《应急发声》今天邀请到市卫健委、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市应急救援队队员唐可医生
带你一起了解面对疫情您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出现问题如何正确应对面对此次疫情,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情绪问题表现为:感到焦虑、紧张、烦躁易怒、沮丧、淡漠、悲伤、恐慌、迟钝、麻木空虚、退缩等。如:情绪不稳定,冲动易怒,可能无原因或因一些小事就感到愤怒生气;过分地悲伤、忧郁,甚至绝望、无助;易出现人际冲突,与他人关系紧张,对他人失去信任感,无法像平常与人交流。
心理问题表现为:替代性创伤(指由于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接触不幸的讯息,而产生压力、冷漠、愤怒的心理状况。)无助、耗竭感、自责、羞愧、压抑、多疑、无法感觉安全,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软弱、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表现为:脑力迟钝、茫然、犹豫不决,记忆力下降,注意不易集中和持久,与别人交流时表达和理解困难。
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变差、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出汗、发抖、坐立不安、睡眠变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
作为普通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压力?
关照身体:病毒的载体就是身体,照顾好身体是防护的必要条件。远离传染源(如病毒携带者、野生动物及活禽等)、切断传播途径(如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出行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规律作息,包括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控制饮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关照心理:1、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