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欧洲精神病学年会(EPA)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有效缓解青少年难治性抑郁。研究者还发现,rTMS升高了治疗者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中的谷氨酸盐水平。
本项研究由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的医学生SarahPradhan开展。该研究共招募了11名对先前的治疗如SSRIs等反应不佳的受试者,包括4名女性和7名男性,年龄介于15-21岁之间。这些受试者连续三周每个工作日的同一时间接受rTMS治疗,通过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得分评估患者的抑郁状况。研究者使用了磁共振波谱学测定了神经化学物质水平,受试者还接受了磁共振成像检查。
结果显示,共有7名受试者对rTMS产生应答。这些患者的HAM-D得分由25.43下降至9.57;儿童抑郁评定量表的得分也下降了30%,从74.43下降至52.14(p=0.)。另外,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得分也下降了78%,从23.86±9.65下降至5.29±3.55(p=0.)。
治疗应答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有超过50%的改善。这些受试者在治疗前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谷氨酸盐浓度更低,通过治疗有所升高,临床抑郁和焦虑症状也缓解了。”Pradhan指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治疗非应答者在基线时谷氨酸盐浓度较高,而治疗后却下降了。
Pradhan认为,高谷氨酸盐水平的受试者共病了社交恐惧症,这或许可以预示对治疗反应不佳的状况。治疗副作用微乎其微。部分患者诉治疗后头部有轻微不适,有些受试者称存在轻度头痛。Pradhan得到结论,对于青少年难治性抑郁而言,rT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规模较小(n=11),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研究结果仍有待后续研究证实。然而,世界范围内尚有3亿5千万抑郁症患者,其中有很多对目前的治疗反应不佳。“如果有新型的干预方式,他们也许将继续尝试治疗,这一点很重要。”
大会板块主席AnastasiyaNestsiarovich医生未参与此项研究,她认为该项研究“质量很高”,且在生物学理论方面“具有很高的意义”。
“这一研究与谷氨酸盐代谢通路相关,”Nestsiarovich医生指出,“众所周知,谷氨酸盐系统在抑郁发病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研究结果符合逻辑。”任何治疗方式的利弊均需要权衡,而rTMS的副作用看起来相当温和。“任何治疗设备都有其副作用,但还好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可以用药,但药物副作用不小,或许使用rTMS利远大于弊。”rTMS是一种无创治疗方式,使用脉冲磁场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活动,进而调控皮质兴奋性。先前关于rTMS在未成年人中应用的研究报道很少。
河南三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