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焦虑症误诊率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大家可以发现,精神科医生的诊断结论主要集中在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三大类上,作出躯体形式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其他类型诊断的很少。
精神医学最发达的美国人,诊断标准都把社交恐惧症等特定恐惧症归类为焦虑症,但其实和焦虑症是截然不同、具有本质区别。
假如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误诊为焦虑症,固然再怎么吃抗焦虑抗抑郁药物都没用;而把焦虑症误诊为抑郁症等其他疾病,也会因为用药方案上的区别而导致治疗偏差。
比如单纯的抑郁症无需抗焦虑治疗,但对于焦虑症患者发作期来说却是急需。比如很多医生习惯联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抑郁症,但对焦虑症来说却完全没有必要。
焦虑症患者都会有抑郁情绪、强迫思维,但和抑郁症强迫症完全不是一回事。情绪和病症,能一样吗?难道焦虑症就是严重的焦虑情绪吗?
准确诊断,才是正确制定用药方案的前提和保障。
精神障碍的特点,就是治疗越及时,药物疗效就越好,愈后也越好,不易复发。拖延时间越长,药物响应不佳的风险越大,愈后也越差,将来的复发率就越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神经系统问题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神经系统问题形成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神经系统自愈能力和外来伤害长期战斗的一个过程。除了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反而最容易恢复),当精神异常的症状出现时,就代表了神经系统的自愈能力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你的神经系统已经告急。
因此,这不是“刚刚出现的问题”,而是“存在很久的问题即将发生质变”。初期的及时治疗,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个病情由量变到质变加重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如同雪中送炭。而错过了这个时机,质变就会完成,你就会进入慢性、顽固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行列。
但是请放心,绝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都不会去“及时治疗”,因此精神障碍几乎和慢性、顽固性,易复发性直接等号。
药物是否合适。这恐怕是关键中的关键。即使治疗很及时,也同样需要用药正确。而现有的一线抗抑郁药物(SSRIs),并非人人都合适。每一种药物,都对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无效。
这其实和这类药物往往需要两周以后方可起效,从而对神经递质假说发起质疑一样,对一部分人无效的现象,同样是对神经递质假说的一种否定。
不过好在患者无需知道药物到底是怎么起效的,他们只需要有效的药物。而试药的过程中,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延期起效的影响,自身病情(自愈、自行缓解,误诊等因素)的影响,都在增加合适药物、合适剂量选择的难度。
一旦单药治疗无效,开始联合用药,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联用一些副作用明显(非药物反应期的药物反应)的药物以后,往往使药物副作用和疾病本身的症状都变得难以区分。
何况临床上有很多医生,能用一种药他上来就给你联用两种三种药,能用一线药他直接就给你上二线三线药,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我个人认为,真正严重的焦虑症患者,服用对路的药物是可以“一颗见效、当天起效”的,并非安慰剂效应。这个观点恐怕更增加了药物选择的复杂性。好在这个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精神科医生并不知道。
服药是否依从,这个一直被我称为“焦虑症治疗中最大的问题”,当然,是以选择到了合适的药物为前提的。
我批评过那种说“焦虑症、抑郁症的治疗都差不多,都是那几种药”的观点,因为焦虑症、抑郁症急性发作期的初始治疗区别很大,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但进入平稳期,由急性治疗期过渡到巩固治疗、维持治疗阶段后,那就真的是“焦虑症、抑郁症的治疗都差不多,都是那几种药”了。
一旦脱离了急性治疗期,擅自减药停药的现象就开始出现,因为症状明显缓解了,有些患者就开始“作死”了。
擅自减药停药的作死行为,有两类人最喜欢,一个是和药物利益挂钩的人。因为你越是擅自减药停药,就越是要吃更多的药;一个是骗子营销号,自愈大神,因为你擅自减药停药,病情反复发作,无法痊愈,就会对药物失去信心和耐心,“光吃药没用,靠心理才能去根”,进一步被“唯心理论、心理根源论”洗脑,成为网络上各路自愈大神的韭菜。
这样下去,你就和痊愈越来越远。
但凡你花三分钟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心理治疗的规定,也能知道骗子营销号跟心理治疗八竿子打不着,不至于去白白送钱。
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佛系”生活。这个方面患者自己就会注意到。比如他今天喝一杯奶茶失眠了,甚至惊恐发作了;明天熬夜了,纵欲了,结果反复了。时间长了以后,他自然就会注意这些方面
争取家人、朋友甚至同事的支持。未必要理解,最主要是获得支持。如果处于一个歧视性的环境里,当然会有负面影响,而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形式,对身边的人作一些基本的科普,是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待遇”的。
一定要排解压力,压力就是神经系统的慢性毒药。前面的争取支持,也可以为排解压力服务。比如换个压力小点的工作岗位,休学、辞职,安心治病,都需要有人能支持你。假如你没有经济实力,连吃药的钱,都需要家人支持。
如果你出门散步锻炼的时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路的两旁开满了各种野花;如果你感到紧张害怕的时候,有好朋友陪你聊天,陪着你安慰你;如果你对自己的病情感到迷茫,没有信心的时候,有一帮焦友为你答疑解惑,说他们自己的经历给你听,那么,你一定会好得更快。
而我也遇到过少数焦友,他们甚至连吃药的钱都没有。或者有些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富裕,必须坚持从事压力较大的工作。这当然是不利于痊愈的。
不要以为正规服药到临床痊愈,并经过了巩固期治疗,焦虑症就好了,就掉以轻心了。还有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事,药物戒断。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正规的)心理治疗,或者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在戒断药物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切勿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