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CEDAY
1
1
1
HAVEANICEDAY
这个初春显得特别焦虑。
爆炸的网络资讯让我们随时随地掌握大量的已知信息,鱼龙混杂的资源和众说纷纭的角度又让我们陷于不可知的恐慌中。
这个月我们的焦虑是如此广泛,外界境况的变化越来越快,各种可能性越来越多,对每个人生活和工作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在膨胀。
通常当我们感到担心焦虑的时候,面对的情形一定是不确定的。结果是可预测的糟糕的时候,我们也许感到害怕,但不会产生过分焦虑。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一面进行着绵薄无力的忧国忧民,一面庆幸自己免遭于难,甚至可以安于一隅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然焦虑是普遍的弥漫性的全民的,在此以个人经验聊表一二。
如何降低对不确定的焦虑?
第一,用描述代替判断,把关乎预设的想象变成计划。
我们对未知的或不可全知的事情常常会生发出主观判断以及系列预期,其中主观判断带有狭隘个人经验和图式的色彩,不能直接作用于你的实际和未来;而预期作为一种带有主观臆想的想象,会引发我们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但并不会直接对应到现实层面。只有针对你所处的环境做出客观的描述,运用“防御性悲观”的认知策略,把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都一一陈列,并具体化之地思考具有可操作性的对应措施和计划,而不是让自己宽泛地沉浸在焦虑和恐慌之中,任其内耗你的正反馈和意志力。即使负性的情况发生,我们也可以根据预案有条不紊地应对。
我是在1月22日左右才被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卷席的,在那之前我坐高铁去过深圳,身处过春运现场,泡了博物馆逛了街组了局,是不浪不休的度假模式,还兴致盎然地做着北海道之旅的出行前计划。随着关于疫情资讯的透明化和扩散程度的严峻化,我在年前几天里终于感受到这不是雄鸡一隅的事情,它已经蔓延到大半个中国了。同行的小伙伴虽心有戚戚焉,也未曾感到会影响出行,我们反而觉得出去躲躲也好。
直到年三十凌晨,我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