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抑郁就像手心和手背,发病原因相似,但表现形式的不同。
焦虑属于机体唤醒状态,而抑郁属于抑制状态。焦虑患者可能因为问题过度而长期无法处理,并由问题带来很多影响后陷入抑郁,而抑郁过度也会由于长时间处于悲观的痛苦中无能为力而陷入焦虑,所以两者的交叉相似性很大。
发病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明显地增高。从全球来看,社会越发达,这个病的发病率越高。发展速度加快,人们脱离了最低层的需求外,会有很多欲望,而这些欲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满足时,就会逐渐导致心理上的病态。目前整体来讲,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发生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高于贫困国家。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很复杂,目前国际上也没有把这个病研究很清晰。目前医学界研究公认的是由于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引起的。一般情况下,这些神经递质的共同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活动,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拮抗,维持着我们从精神到躯体的正常运动。而发生抑郁焦虑时,这些神经递质是失调的,但神经递质是在脑中,不便于研究和检查,所以目前没有办法简单地界定它的发病机理。
焦虑抑郁的表现
核心症状表现是兴趣减少、愉快感降低、精力减退、心境低落。
兴趣减少就是过去喜欢的现在都没什么感觉了;愉悦感降低是愉悦的阈值发生了变化,很难有什么事情能引起真正的愉悦感了;精力减退是在身体不缺乏饮食和睡眠的情况下,没有精神头、也没有欲望去做事情了;心境低落就是心情和外界的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生活状态是不相符的一种情况,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患者生活的外界条件应该是很乐观的,但是患者本身却总是不开心。
焦虑抑郁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躯体症状。躯体症状非常多,从头到脚因人而异、而且五花八门,很多人初诊并不认为自己是焦虑抑郁,而是因为其他躯体症状,比如神经系统的头晕、疲劳、失眠等症状;消化系统的症状如呃逆、打嗝、反酸、胃疼、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胸闷、憋气、气短、心尖区疼等,有些人甚至做了心脏支架还没有改善症状;有些人是因为过度呼吸、更年期症状、内分泌失调、身上异常地发冷发热、尿频等等来就医。总之,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因为躯体表现各异,所以躯体症状很容易掩盖核心症状,导致这个病的误诊率高、漏诊率也高。
诊断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是通用的是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前者是医生用来诊断的,后者是患者自评的。诊断时,一般用两者结合来判断是否焦虑抑郁。但是这个诊断办法没办法避免人为干扰和主观偏颇,所以并不绝对。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对焦虑抑郁还没有研究透,所以没有一个特别可靠的诊断标准。
刚刚说到抑郁焦虑病人的躯体症状五花八门,如果患者去检查,特别是当患者有各种互相不关联的症状时,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就可以怀疑是焦虑抑郁,继而去做相关的检查,判定是否为焦虑抑郁。
分型与治疗方法
西医对焦虑抑郁没有分类,主要治疗方法是诊断后使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合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根据不同的症状使用不同的药物。
中医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这五种证型从症候上来说,肝郁气滞是最轻的一型,发生年龄比较小,从虚实来讲是实证,肝郁脾虚渐进,肝郁痰阻进入虚证,后两种都是虚证。这五种症型的基本表现都有抑郁善叹息、悲痛欲哭,情绪急躁易努,生活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伴随表现如下:
肝郁气滞型:胸胁乳房胀满、口苦咽干、舌红或淡红、苔薄白或黄白、脉弦;
肝郁脾虚型:腹胀纳差、胸胁胀满、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懒言、便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淡、苔白、脉弦;
肝郁痰阻型:脘腹胀闷、恶心欲吐、纳差、泛吐痰涎、口中粘腻、眩晕、舌胖、苔腻、脉弦滑;
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乏力纳差、面色萎黄、大便溏、舌淡体胖、苔薄白、脉弱或细。
心肾不交型:情绪低落、心悸、健忘、心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其实目前,我们还是比较推荐病人尝试中药治疗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上面谈到的人体是几种递质互相依存、制约、拮抗而存在的,而西药的靶向针对某一种递质,进行调解时并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控,所以治疗疗效反复的比较多;
二是西药的副作用特别大,比如会引起口干、便秘、头晕、恶心等,而且患者是常常副作用先出来,正作用很慢,抗抑郁焦虑的药物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才会起效。
而使用中药的时候,我们是从病人个体的整体出发,来为每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改善个体症状比较明显,并且副作用小。如果有搭配西药治疗的话,也会在中药方剂中加上防止产生副作用,如加入保护脾胃的药物。
心理治疗重要吗
看这个人焦虑抑郁的程度和是否处在可以被劝导的精神状态下。
比如来我这看病的一个病人,对自己的孩子一点亲情都没有,这个已经不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了,无法用心理治疗来帮助康复的了,还有像一些抑郁症的病人跳楼的时候,已经不是正常人的思维,属于思维处在脱离现实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使用心理治疗就基本无效了,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变体内物质,才有可能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思维,再进行心理治疗才有效。
怎样预防焦虑抑郁
我推荐大家多运动,不用每天,但要长期坚持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产生快乐激素,快乐激素可以帮助人化解不良情绪。另外不要脱离社会、要多交朋友。主要是保持心情的一种愉悦感。
慢性病患者对此也要特别注意,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防止因为慢性疾病引起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最终引发焦虑抑郁。
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李跃华口述,编辑王向玉整理。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本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广告零售价:RMB10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李跃华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jtzyy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