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自学心理学,能否代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先来说答案,不能代替!
具体说,尤其是学习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和森田疗法对于自我调节情绪,肯定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症状的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来说,这是不能代替心理咨询的,或者说这是不够的。
对于只是偶尔有抑郁、焦虑情绪,或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人,而没有形成“症”,不是“真正”的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这些人学习心理学的作用可能更大,心理学可以帮助抑郁焦虑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学习一些自我调节和应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抵抗力,能够更好地调整情绪;而如果抑郁焦虑的程度较重,或者自学效果不佳,或者有自伤或自杀的倾向,那么仅仅依靠自学心理学可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
下面说说心理咨询的作用是什么?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很多抑郁或者焦虑者,或者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而心理咨询恰恰可以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
此外,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
-有一个非判断性的出口,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缓解心理压力,释放消极情绪;
-找到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磋商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调整认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改变和刷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
-设定合理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获得进一步的洞察力和成长;
总之,心理咨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心身平衡,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抑郁焦虑患者学习心理学,帮助自己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很好。同时也是有更好时机选择的。
抑郁症患者在症状减轻或消除之后,可以用自学心理学的方式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自我治疗手段,如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森田疗法等帮助自救,帮助调整自己的消极思维模式,缓解抑郁状态,防止抑郁复发,这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不过自学心理学这种方法可能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学习也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执行力,在抑郁发作、症状明显的时候,会有身心痛苦、无力感、易疲劳等症状,这时很容易放弃或者没有效果,也有可能由于错误的学习而耽误自己的病情,或者在不适当的时候触及自己的心理创伤,而导致情绪恶化等。
心理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这些才是适合的和必须的。
如同上面所说的,学习心理学虽有帮助,但是对于真正治愈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不够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因为患者需要的并不只是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巧,抑郁症患者所需要的是帮助、爱、理解和接纳,同时需要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不合理的行为模式,需要的是树立自信,这些心理咨询师是可以帮助到患者的,而自学心理学却无法达到。恰恰相反,不适当地自学心理学,还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心理治疗。
单纯地自学心理学而放弃心理咨询和治疗,我是不推荐这样做的。
总之,焦虑或抑郁症患者,自学心理学不能代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只能在症状减轻或者消除之后的康复阶段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且也要视个人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