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杀,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想尽办法来阻止和预防自杀行为,但悲剧依旧每天上演。近些年,随着华人移民美国越来越多,华裔青少年自杀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不久前,纽约先后有三名华裔青少年在一个月内踏上不归路,均以投海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花样的年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来说都无比宝贵,值得珍惜。今天,让我们一起握住生命的手,共同对华裔青少年的自杀做一番思考与探讨。
离家出走唤不回
离家自杀的14岁华裔少年林昌盛。资料图
5月中旬,一个阴霾的日子,一个花样年华的华裔少年的葬礼。亲人们的声声哭泣,再也无法唤醒灵柩中的林昌盛;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也拉不回早已变得冰冷的生命。就这样,年仅14岁的华裔少年林昌盛以投海自尽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宝贵生命!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伤心欲绝的时刻,早已哭断肠的林母几乎不能站立,但见到记者时却变得激动起来,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不能写我儿子有抑郁症,那是对他的污蔑!”
人都走了,而且是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母亲还在为儿子是否罹患抑郁症而歇斯底里,还在对孩子的自杀原因讳莫如深,这让记者在为林昌盛之死感到心痛之余,也震惊不已!
家住曼哈顿下东城的林昌盛(AlexanderLin)是在今年3月27日晚上离家出走的,随后下落不明。出走前他曾在网络上跟心理热线咨询师说自己感到压抑,在三个网站上曾谈到自杀。
而事发当晚,他与母亲发生过口角,起因只是母亲让他帮她发条短信,林昌盛突然发火说“你浪费我很多时间”。
之后,家人发现他的手机、钱包、钥匙都放在电脑桌上但人却不见了,林母立即报了警。警方很快发出了寻人启事,各家媒体接到求助后也不断刊发寻人资讯,后来林家又悬赏5万美元寻找林昌盛的下落。直到5月1日,警方在东河上发现了林昌盛的尸体。
林昌盛3岁时父母离异,尽管父亲人在美国却失联,直到他出殡,生父都没露过面。从小学起,林昌盛便显出性格敏感与脾气暴躁的一面,经常对同学和家人乱发火。在老师建议下,林母曾一度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一直遭到林昌盛的抗拒,2年多前林母因控制不了儿子了,只好同意他不再继续看医生吃药。最终,悲剧发生了。
因失恋留书跳海
跳海自杀的20岁华裔青年杰佛瑞·李。资料图
4月9日,家住布碌仑日落公园地区的20岁华裔青年杰佛瑞·李(JeffreyLee)离家出走。当天上午,他给朋友发去了一条短信,称自己生活十分压抑不开心,想自杀,之后便再无音信。
在杰佛瑞出走后,李家人也尽快报了警。几天后,接到警方消息的记者前去李家了解情况,希望能发动社会力量找到杰佛瑞时,记者并没如预期地见到焦急的李家人,后来透过电话才与李母Freda联系上。原来,李母和丈夫在布碌仑经营一家修车行,尽管儿子出走令他们焦急,但生活的打拼让他们放不下手中的生意,也无法外出寻找儿子,这令记者吃惊不已。
据李母介绍,杰佛瑞出生和生长在这里,之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喜爱运动,性格安静,从不与父母争吵。两年前杰佛瑞从史岱文森高中毕业,以优秀成绩考上宾汉姆顿州立大学攻读工程专业。
上学期间杰佛瑞交了女朋友,但在去年5月女友与其分手。从那以后,杰佛瑞变得沉默寡言,并从今年1月开始休学在家,之后他日夜沉迷于电脑游戏,常常对着电脑发呆一整天。母亲当时以为20岁的儿子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虽然感觉到他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但也没带他去看过医生接受过治疗。没想到儿子休学在家的这3个月,竟成为他们母子相处的最后时光。
5月16日警方在史坦顿岛一处海滩发现了一具尸体,当时尸体已经严重腐烂,身份难以辨认。次日,警方才断定这具浮尸就是一个多月前失踪的华裔青年杰佛瑞·李。
严重抑郁走上绝路
留字条自杀的24岁华裔青年朱晓波。资料图片
4月21日纽约又传出华青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的案件,牵动社会各界。当天,家住布碌仑18大道患有抑郁症的24岁朱晓波在留下一张要跳海自杀的纸条后离家出走。
据悉,于年随家人从广东台山移民来美的朱晓波曾经性格开朗,成绩优秀,但在4年前出现心理抑郁症状,之后病情愈发严重。21日,朱晓波在家里留下一张纸条,表示要去康尼岛跳海自杀,并将银行内美元取出说要留给妹妹Angel,将心爱的吉他留给好友,同时也嘱咐妹妹要好好照顾爸妈。之后,家人就再也没有朱晓波的下落。
为了找到哥哥,17岁的Angel很快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发布寻人启事,当时还向《侨报》微博求助,之后又求助民选官员办公室。三周后的5月13日,警方在离康尼岛不远的洛克威海滩(RockawayBeach)附近发现了一具尸体漂浮海面,打捞上来后,警方证实尸首就是留下自杀字条出走的朱晓波。
得到警方公布的死讯后,记者登门朱家,朱母虽对儿子的失踪早有不祥预感,但表示自儿子出走后整个事情一直由女儿打理,她了解的并不多。随后记者又致电Angel,朱家才算知晓了朱晓波的死讯。
据说,朱晓波在出走前一周还看过心理医生,当时他向医生表示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希望做一些改变,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没料到一周后,在家人毫无防备下他留下自杀字条投海自尽了。
少年能有几多愁?悲剧本可避免悲剧的接连发生令人悲哀,也更令人震惊,因为在这些自杀案中,当事人都曾心理抑郁,且在自杀前均或多或少出现过症状,但家长们因忽略而没能及时采取措施救下这些年轻的生命。
自杀是全美青少年第三大死因
有关资料显示,近40年来美国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增加了4倍,从每十万人2.7人上升到每十万人11.3人。资料还显示,在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要多过被谋杀的人。自杀是所有美国人的第11大死亡原因,但在年龄为15至24岁的美国青少年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意外及恶性肿瘤。在加拿大,自杀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国是导致15至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而在纽约州,每年大约有名纽约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根据纽约州健康局的估计,每发生一起自杀身亡事件,相对的就有8至25起自杀未遂案。而来自纽约市健康和心理卫生局的数字,在纽约市青少年中每年大约有15万起企图自杀事件,其中有70个企图自杀者会因此而身亡。依据联邦疾病控制中心的资讯,与年代相比,现在全美青少年的自杀率增加了三倍。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美国亚裔的抑郁症表现严重,自杀死亡已成为美国亚裔的第五大死因,而在美国非西语裔白人的死因中只排行第九。
在美国65岁以上的妇女中,亚裔老年妇女的自杀率最高。年,亚裔老年妇女的自杀率更是非西语裔白人自杀率的1.6倍。年龄介于15至24岁之间的亚裔美国年轻女性死于自杀的比率也高于其他族裔。
华人讳疾忌医
尽管纽约华人社区屡屡发生自杀事件,但隐藏其后的心理健康与精神疾患问题却一直不被华人所重视,甚至得不到正视。
对此,阳光心理安康中心主席、精神心理专科医生陈张栩表示,华裔对罹患精神疾病感到羞耻,认为只有疯子、傻子才会去看精神医生,结果导致心理疾病愈发严重,最终导致自杀悲剧发生。
她说,有的华裔家长明明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受习俗与偏见的影响,认为“家丑不能外扬”,不愿让外界知道孩子患有精神或心理疾患。那么在这种矛盾心态与文化的影响下,导致孩子的问题越发严重。
纽约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安康热线亚裔外展主任罗洁也表示,华人父母常常自己有心疾而不察,潜移默化传导给下一代;此外,华裔家长对孩子罹患精神疾病的漠视,可能也与他们学历不高、工作时间长,很难陪同子女共同成长,为摆脱现状又对子女的期望很高等等有关。而有的青少年刚到美国不谙英文,社交圈子又窄,对未来感到渺茫,常常不开心,可是与父母辈又没法沟通,父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结果令问题更加恶化。
另外,对于杰佛瑞·李的跳海自杀,罗洁表示,作为老一辈的华人移民,在观念里认为碰到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会过去的,而不在意,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罗洁指出,杰佛瑞在失恋后表现的状态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在学名上被称为“反应性抑郁症”,它直接由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应激因素(如失恋、失业等)诱发。若家长对抑郁症等疾患有一定的认知,悲剧有可能会避免。
自杀可以预防
对于华社青少年接连自杀,阳光心理安康中心的陈张栩医生在表示悲痛的同时,更大声强调自杀是可以预防的,生命是可以拯救的,而这些通过了解自杀的范围与程度、学习辨别自杀的警告征兆以及学习何时大声寻求帮助,任何人都可参与自杀预防。
她举例说,她的一个年轻病人就是因为母亲对抑郁症有一定认知而避免了悲剧发生。这名企图自杀者是一名华裔大学生,某日清晨5点多,他在自家车库里发动汽车,准备用汽车尾气自尽时,一直密切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